2025年5月27-30日,大国工匠、国际提琴制作大师郑荃老师将携其代表作亮相广州乐器展,并首次以“作品展+音乐会+讲座”的形式呈现其毕生追求的提琴制作艺术。
郑荃大师的提琴作品声音、工艺俱佳,享誉国内外。将于2025年5月27日晚举行的这场“郑荃大师名琴音乐会”,其意义不仅在于“观琴之形”,更在于“赏琴之音”——通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琥珀四重奏的演绎,让观众感受提琴在提琴制作家与演奏者手中如何从一件“乐器”升华为“有生命的艺术品”。
扫码购买门票
吕思清(使用四把郑荃名琴)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四季》
琥珀四重奏(使用郑荃弦乐四重奏第Ⅲ号乐器)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Op.10
--------海顿:g小调第三弦乐四重奏op.74“骑士”-终曲
......
中国提琴制作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大师协会常委,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
在国际比赛中荣获二十余项奖项,包括四枚金牌。其中在1987年获意大利第一届全国提琴制作比赛小提琴金奖,同年在保加里亚国际中小提琴制作比赛获小提琴、中提琴两枚金牌。1990年在苏联柴科夫斯基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中提琴金奖。
2010、2013、2016、2019、2024年连续组织并举办五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任评委主席。曾担任美国、意大利、保加利亚、马耳他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评委。
吕思清无疑是当今国际乐坛最为活跃和杰出的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作为第一位夺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他的琴声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演出场所,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林肯中心、悉尼歌剧院等,并与众多世界顶尖的指挥家及交响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
吕思清还经常受邀参加世界各地顶尖艺术节的演出活动,并多年担任中国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他也还经常受邀担任多个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诸如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等。
2021年起,吕思清受邀出任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创始校长,作为梅纽因大师的学生执掌梅纽因学校目前唯一一所海外学校,成就了一个圆满的艺术佳话。
创立于2005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中国代表性弦乐四重奏团体,曾多次创造中国室内乐的历史:第一组在国际职业室内乐比赛中获得首奖的中国组合、首个荣获“德国G.Henle Verlag 弦乐四重奏大使”“法国BAM CASES音乐大使”荣誉的中国组合,琥珀四重奏是中央音乐学院自建校以来首任驻校弦乐四重奏,也是中国首个驻校职业弦乐四重奏团。
琥珀四重奏广泛活跃于国际舞台,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十几个国家的音乐厅,获得国际乐坛的高度赞誉。琥珀四重奏艺术家为第一小提琴:宁方亮、第二小提琴:苏雅菁、中提琴:戚望、大提琴:杨一晨,他们均为中央音乐学院在编教师。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助理首席马魏家,担任特邀第二小提琴。
在这场音乐会上,我们或许还能循着琴声的脉络,溯源一场匠乐共生的传奇。
郑荃和吕思清老师,曾于1987年同年在意大利获得金奖。郑荃老师得知吕思清老师得奖后,专程开车到热内亚把吕思清和他的导师王振山教授接到克雷莫纳来参观,自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守望相助。
1988年,在欢迎郑荃老师回国并授予他中国提琴制作大师称号的表彰大会上,吕思清老师用郑荃的获奖琴演奏了《梁祝》。吕思清老师去美国学习时无琴可用,郑荃就把金奖琴借给他用。
在郑荃老师组织的音乐会上,吕思清常来为他加油鼓劲,后来郑荃老师组织了《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担任评委主席,连续5届,吕思清一直出任比赛的音乐家评委,并在颁奖音乐会上演出。
而琥珀弦乐四重奏在组团时,4位演奏家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并一直得到郑荃老师的关注。郑荃老师邀请他们到各种场合去演出,在“郑荃弦乐四重奏Ⅱ号”问世后他们就试奏过这套乐器,并在2016年第三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的开幕式上用这套乐器演出。
这种跨越代际的“匠乐共生”,让提琴不再是冰冷的乐器,而成为承载技艺传承、情感联结与文化对话的载体。
5月27日晚
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
匠心与乐心的双重交响